文:吳俊漢醫師
每個孩童,既是父母疼愛的寶貝,也是天父上帝手中的珍寶。然而,有些奧祕,也可說有些遺憾的是,有些孩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許多醫療資源的協助,而對兒童精神科醫師來說,發展遲緩的孩子中,最需要被重視的就是自閉症的孩子。
來到宜蘭8年,縱使有許多兢兢業業為孩子付出的治療師,每年早期療育追蹤門診時,還是會發現一些口語表達甚至社交互動都鮮少的孩子。因為醫療資訊的不對稱,許多家長不明白自閉症需要的療育極可能不僅止是語言治療,更多的是各類行為治療模式介入,在幾種被廣泛醫學實證的治療下,孩子是有可能改善或突飛猛進的。
吳醫師因鑑於國內常用的發展篩檢工具,雖有廣泛的國際使用經驗,但自閉症相關的篩檢量表,在多個面向上第一手直接與幼兒互動的觀察卻有不足,而且一年評定一次的過程,因執行人員的不同及受篩檢時年齡的不同,往往觀察的立基點就不知不覺中有所偏移,故於2023年向澳洲La Trobe大學Olga Tennison自閉症研究中心Josephine Barbaro教授及其團隊學習目前最佳的自閉症篩檢工具SACS-R,成為台灣首位獲得認證使用此工具的醫事人員。由於此工具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皆優於現有台灣臨床單位使用之篩檢量表,且配合連續篩檢的性質,能更有效辨識孩童的療育方向及需求。
SACS-R不僅是一項連續篩檢工具,它更保留與照顧者逐項討論的時間,在彼此對焦的過程中,照顧者有機會了解孩童需求何在,又能怎麼提昇孩童的能力。為了讓每個有需求的照顧者,都能有機會熟悉在日常生活中幫助這類孩童,本診所也取得La Trobe大學同意,製作中文版本《如何促發共享注意力、 社交互動和溝通技能》,目前正由國內重量級兒童學前及親職教育的出版商協助最後編排,日後將免費提供家長們於本網站下載。另待宜蘭縣衛生局同意後,本診所亦將提供具自然教學特色的自閉症ImPACT方案介入,協助家長參與療育,在家即能在自然情境中指導自閉症幼兒提高其社會溝通能力。
吳醫師已於今年7月初於縣內神愛兒童之家執行本次公益篩檢活動,感謝神愛兒童之家每位工作同仁協助與持續守護這群失去親人照顧的孩童。也願此項服務,日後能貼近宜蘭縣內孩童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