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小學前後兒童的手機/平板使用建議

文:吳俊漢醫師

記得十餘年前,國際上針對3C產品對兒童發展的研究,多半都還著重在電視,而影響的層面也主要著重在視力。隨著人手一機的時代降臨,許多小學學齡前後的兒童慢慢也擁有自己的手機,而2019-2023年間的COVID疫情,線上課的需求也造成兒童得在平板、電腦螢幕前完成學習,到底兒童使用手機或平板,是好是壞呢?

歐洲許多國家經歷了疫情封城的考驗,也帶給我們關於線上學習成效的重要資訊。事實上學習涉及到「教」與「學」雙方的互動歷程,實體課的成效是明顯優於線上課的,2021年義大利的研究即說明低年級孩童參與線上課成效明顯低於高年級孩童,且更易造成父母有負向感受;同年的大型統合分析研究中,針對孩童重返校園後的調查也說出兩件事:

  1. 多數家長認為學習狀況變差
  2. 老師認為尤其在數學、語文跟不上原有進度

疫情已經收尾了,為什麼還要談這件事?早在疫情之前,相信許多人都有注意到,當您在外用餐,鄰桌的孩子本來吵吵鬧鬧,但當爸媽祭出3C育兒法,把手機、平板立在孩子眼前,孩子就安靜下來了,這不是爸媽期待的嗎?3C育兒法難道對孩童有什麼嚴重的影響嗎?有些家長或許會擔心,現在有些程式語言的學習入門甚至下降到小學階段,不讓孩子使用3C產品,不會落於人後嗎?其實爸媽若有細心觀察寶貝,多少會發現:這群3C原生世代的孩子,摸索上手3C產品的能力是極快的,用不著去擔心他們在此能力受限。而過去這些年,還在醫院參與早期療育聯合評估時,越來越多的孩子必須在完成報告書上特別提醒「吃飯不看手機,睡前一小時不用手機」,可見3C原生世代的孩子,生活是明顯被這些產品滲透的。

美國兒科醫學多年來皆有制定相關建議:

  1. 18個月以內不使用手機、電腦、平板,除家人間的視訊以外
  2. 18-24個月在家長陪同下可觀看高品質的內容 (意味著有教學意涵的)
  3. 2-5歲之間可可觀看高品質的內容1小時

然而實際上依循這個原則在執行的家長,並非相當多,反而是很多家庭一旦坐定,人手一機地各自沉浸在個人的虛擬世界或社群網路中。說到底,孩子能夠漸漸踩進3C產品提供的生活裡,一則是父母拗不過孩子,漸漸鬆懈了底線,二則是父母自身就經常示範3C的操作,在孩子面前滑手機,甚至是陶醉其中。

2023年5月在醫學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上即刊載了有關幼兒的不良手機使用習慣此一現象,所謂不良手機使用習慣意指「過量使用且,①當無法使用手機時會出現成癮、焦慮、憂鬱、反社會等其他功能不佳行為,或②忽略參與其他活動」

這個在孟加拉執行,對媽媽們面對面、半結構訪談,共計取得400個3-5歲兒童樣本的研究,粗估不良手機使用習慣的盛行率有86%。若以「不良手機使用習慣」做為標的,將各樣危險因子納入分析,其中最危險的現象就是「每天使用超過1小時」,此外,父母本身若各自也是超量使用者(本文以3小時畫分),對此亦有相當影響,還有,家庭年收入較高的更具風險。而不良手機使用習慣對孩童的身心影響甚鉅,包含注意力缺陷、情緒不穩定、攻擊性、缺乏自我控制、視力和聽力受損、肥胖、身體平衡欠佳等,論文作者群同時還引述其他研究者的結論「此一習慣造成深度思考的困難,阻礙了大腦發育和後續教育水準」。

3C育兒法對父母親是最不費力的教養,然而人類的大腦在成年初期才會完全成熟,在成熟前的學習能力是極強的,同時自我控制、抑制衝動的能力是偏弱的,但3C產品提供的高刺激性、多元聲光效果、即時回饋獎賞的互動模式,會對孩子有極強的吸引力,漸漸越陷越深而無法自拔。故建議各位父母,在要把3C產品拋給孩子之前,請

  • 「停」:設定時間、停損點,也停下來想想,我要用這種方式育兒下去嗎?
  • 「看」:看看自己,自己是不是也被3C綁架得很厲害呢?
  • 「聽」:聽聽孩子搶奪3C產品控制權下的絃外之音
  • 「想」:想想看自己手邊有什麼可動用的資源,可以強化家庭成員間的互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