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的多重用藥與防跌

文:吳俊漢醫師

診所漸漸有一些長輩來就醫,台灣許多長輩就業往往是在許多不同的專科醫師手上就醫,即便我們這一代的精神科醫師都有受過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對內科系用藥有某種了解,但製藥業推陳出新的速度很快,所以我們對非精神科的專科用藥也未必有足夠認識,故而對有多重慢性病、多重用藥的長輩而言,我們能做的,就是①提醒在不同科別就醫時,一定要告知不同醫師,您正在服用哪些藥;②必要時都建議予家醫科或一般內科做藥物整合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全盤檢視哪些藥一定需要服用;③反求諸己:審視我們精神科的現狀用藥必要性。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因為部分長者的跌倒風險很高,而跌倒不幸的話發生的結果,有些是對長者後期健康會全面打擊的。

跌倒對長者的身心健康有廣泛的負面影響。常見的跌倒後果包括:

身體傷害:最常見的跌倒相關住院傷害包括前臂骨折、股骨骨折、小腿和踝部骨折、頭部開放性傷口、肩部或上臂骨折、腰椎或骨盆骨折和顱內損傷。髖部骨折尤其嚴重,可能需要手術和復健,且高達三分之一的患者在骨折後 12 個月內死亡。

功能障礙:跌倒可能導致長期失能,限制患者的活動能力和自理能力。

心理影響:即使沒有受傷,跌倒也可能導致長者失去自信,害怕再次跌倒。這種恐懼可能導致他們減少活動,進而造成肌肉力量、平衡和功能的進一步喪失,增加未來跌倒的風險

長者可透過多種方式降低跌倒風險:

跌倒風險評估:定期接受跌倒風險評估,以識別潛在的危險因子。在台灣,很多住院的護理單位都會使用像研發很久的Morse跌倒風險評估量表來測量風險。長輩自己可以使用像香港中文大學提供的線上自我評估表注意自己的狀態。

改善居家環境:移除居家環境中的危險因子,如不平坦的地面、不良的照明、會滑動的地毯和不安全的鞋類。

加強肌力與平衡:參與有助於增強肌肉力量和改善平衡的運動,如太極拳或物理治療。

視力檢查:定期檢查視力,確保視力清晰。

藥物檢視:與醫師或藥師討論用藥,評估是否可以減少或停用可能增加跌倒風險的藥物。

補充營養:確保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D 和鈣質,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風險。

使用輔具:必要時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輔具,以增加行走時的穩定性

改變姿勢時:這點很重要,跌倒有一大部分情境都是發生在改變姿勢,如下床、如廁起身時,動作記得放慢,如:坐在床緣腳踩地幾回,讓血液重分布,確定沒有頭暈後扶著牆漸漸起身,跨步也要緩慢行走,盡量扶著牆壁行走一段路。

隨著年齡增長,長者的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對藥物的代謝和排泄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藥物副作用的影響。此外,長者常有多重疾病,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增加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因此,在考量長者用藥時,應謹慎評估用藥的必要性,並定期檢視藥物清單,以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以精神科用藥為例:

  • 多項研究表明,精神科藥物是長者跌倒的重要危險因子。一項研究指出,社區長者使用任何精神科藥物,即使控制了其他變因,跌倒風險還是可以增加 47%。而同時使用兩種或多種精神科藥物的長者,其跌倒風險較單獨使用一種藥物者更高。
    • 抗憂鬱劑:特別是三環抗憂鬱劑 (TCAs) 和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 (SSRIs)。TCAs 可能會導致姿勢性低血壓,而 SSRIs 則可能引起抗膽鹼作用、錐體外症候群和鎮靜。當前台灣的精神科醫師處方TCAs的機會少很多,但衛福部還是有此類藥的藥證,代表市場上還是存在此類藥物
    • 治療躁鬱症藥物:如鋰鹽:可能引起視力模糊、疲勞、顫抖和眩暈。
    • 抗焦慮/安眠藥:苯二氮平類藥物 (benzodiazepines) 與跌倒風險增加有關。長效型苯二氮平類藥物的風險更高。這些藥物會減緩思考和反應時間,也會增加意識混亂的風險。
    • 失智症用藥: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 (如 donepezil、galantamine 和 rivastigmine) 和 NMDA 受體拮抗劑 memantine 可能會引起鎮靜。
    • 抗精神病藥物: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都與跌倒風險增加有關。其作用機制包括錐體外症候群、鎮靜和姿勢性低血壓。長期使用(>90 天)會使跌倒或骨折的風險增加 81%。
  • 以台灣來看,精神科藥物造成的跌倒風險,可能多半還是源於「想睡個好覺」這個需求最多,這我們先前在臉書粉專特別提過:NG的睡眠行為良好的睡眠品質有什麼指標 + 合理的安眠藥物期待,有這重認識,您比較不會很重又長效的安眠藥,從年輕吃到老,吃到某個歲數時,發現藥效也不如以往好了,又去要求醫師處方更多安眠藥。

特別寫這篇有個出發點,台灣受限於不理想的健保給付制度,許多人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後,一則自己沒有意識到有時必需要減量,二則醫事人員不曾告知減藥、合理療程、替代治療的可能及對藥物及全人健康做充分的衛教,就一直長時間服用下去,對社會,這是醫療資源的浪費;對患者個人,是在承受不必要的藥物影響,而且暴露在藥物成癮的風險中,年長之後更是大大提高跌倒的危險,健康意識是您個人必需有所認識的,有不少非藥物的治療手段、減藥量、減藥類的作為都可以協助您邁向更好品質的老年生活,希望您能好好想想,吃的每一顆藥的絕對必要性在哪裡?有疑慮,請務必跟您的醫師討論。

參考文獻:

Hill, K. D., & Wee, R. (2012). Psychotropic drug-induced falls in older people: a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aimed at reducing the problem. Drugs & aging29, 15-30.

Clements, R. M. (2008). Reducing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 in elderly rehabilitation inpatients with a fall‐related admission: How often is it happening?. 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8(3), 139-142.

Aladul, M. I., Patel, B., & Chapman, S. R. (2021). Impa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falls risk assessment toolkit on falls prevention and psychotropic medicines’ utilisation in Walsall: an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analysis. BMJ open11(8), e039649.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