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俊漢醫師
一般準新人在籌備婚事時,雖然大小事繁忙,但多半是喜悅的,畢竟想到甜蜜的兩人世界就要展開,很少會惶惶不安的,更別說去想未來會不會失和的事。不過,近期在為一些準新人、新婚夫妻做婚姻治療時,自己就被觸發了這個問題:「新婚夫妻應該樂觀積極看待婚姻嗎?」,找了兩篇美國的研究,結論還頗有趣的。
眾所週知,美國是一個國民充滿正向思考、積極樂觀的國度,也因為過度的正向思考導致過政治、經濟、教育等社會層面的危機,這在《失控的正向思考》、《美國的反智傳統》裡都有提過,所以,我們可以設想美國的新婚夫妻也許多半是比較樂觀地看待婚姻的走勢,即使非常多家庭週期的婚姻滿意度走勢的研究,都說明了新婚的頭幾年,婚姻滿意度是會大幅下降的,如同下圖 (下圖選自Marital Satisfaction | Mindfully Healing : Therapy & Counseling)。

這個圖表非常經典,被眾多婚姻研究或書籍引用,但原始的四份研究確實都在2000年以前完成居多,但2021年一份葡萄牙的人口調查研究,也顯示了幾乎一致的趨勢:新婚夫妻從兩人生活變成家庭生活,這個轉折是很有考驗的,同時面對讓滿意度扣分的元素,像經歷疲憊,缺乏自己的時間,以及兩人間的分歧;也會面對讓滿意度加分的元素,像滿足感和喜悅感。爾後如果有孕育孩子,它會給夫妻關係帶來了額外的壓力,加速了婚姻滿意度的下降,在有孩子後,浪漫關係通常會被降級到第二順位,加上可能會發生有關孩子教養的衝突、感受到矛盾的社會壓力,所以滿意度會再次下降。
人格特質自帶的樂觀 vs. 對婚姻關係的樂觀
這兩種樂觀傾向是不一樣的,在2013年的研究指出:
- 人格特質的樂觀是指對未來抱持普遍的積極信念,相信好事會發生,而壞事不太發生,這種信念相對穩定,不受時間和情境的影響。例如,「我總是對我的未來感到樂觀」或「總的來說,我預期會發生更多好事而不是壞事」。
- 關係特定樂觀是指對婚姻關係抱持高度積極的期望,相信在關係中很少會遇到問題。例如,「我預期我和我的伴侶將永遠能夠解決我們的分歧」或「我預期我的伴侶將永遠愛我」。 (這其實有點像我們曾在《戀愛中的迷思》講過的各種不太對勁的幻想)
- 研究發現,雖然人格特質的樂觀對婚姻關係有益,但關係特定樂觀卻可能對婚姻關係造成危害。
人格特質的樂觀的益處
●積極的應對方式: 擁有高人格特質的樂觀的人在面對日常關係衝突時,傾向採取更積極的解決問題的行為。當他們遇到衝突時,他們更容易保持冷靜,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陷入負面情緒或逃避問題。
●婚姻滿意度較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人格特質的樂觀的夫妻陳述的婚姻問題嚴重程度增加較小,並且對婚姻的滿意度下降也較慢。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積極的應對方式有助於維持關係的和諧。
關係特定樂觀的風險
●被動的應對方式: 擁有高關係特定樂觀的人在面對日常關係衝突時,傾向採取較不積極的解決問題的行為。由於他們對關係抱持過於理想化的期望,當衝突發生時,他們可能會感到失望和沮喪,導致他們逃避問題或採取消極的應對方式。
●衝突加劇: 當關係特定樂觀的夫妻討論較重要的婚姻議題時,容易表現出較不積極的解決問題行為。這表明,當面對更嚴重的挑戰時,過高的關係特定樂觀反而會阻礙有效的溝通和問題解決。
●婚姻滿意度下降: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關係特定樂觀的夫妻陳述的婚姻問題嚴重程度增加較多,並且對婚姻的滿意度下降也較快。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消極的應對方式和無法有效處理重要議題導致關係惡化。
為什麼都很樂觀,走勢卻有點不同呢?作者認為:人格特質的樂觀的期望較為抽象,因此更容易被日常經驗所證實,這有助於維持積極的心態和應對方式。相反地,關係特定樂觀的期望較為具體,因此更容易被日常衝突所挑戰,導致失望、不確定感和消極的應對方式。

2014年,加州大學找來更多對夫妻做了近似的研究,也探討了婚姻期待與婚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同樣發現,將新婚夫妻的婚姻預測分為三種類型:負面預測(認為婚姻會變糟)、溫和預測(認為婚姻會穩定或稍微變好)和正面預測(認為婚姻會變得更好)。通過追蹤夫妻的婚姻滿意度軌跡,他們發現抱持正面預測的妻子,其4年後的婚姻滿意度下降幅度最大,很特別的是,這群抱持正面預測的妻子,其實在婚姻初始階段,也陳述了較低的自尊、雙方較高的肢體衝突、感受更多外在的生活壓力事件等。這表明那些在婚姻初期就面臨較多挑戰的妻子,反而更容易對未來抱持過度樂觀的預期,這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幫助她們面對眼前的困境,但卻可能導致她們忽略問題的嚴重性,並錯失解決問題的機會。
今天寫這篇文章做什麼呢?是希望新婚夫妻、準新人能多一些現實感,婚姻可以很美好,但除了個人特質外,雙方都要付出必要的努力,砸時間、心力與情感投資下去,這份承諾才能持久,也才能得到想要的滿意度,得到了想要的滿意度了,也才願意再砸時間、心力與情感投資下去換取更穩固的承諾,接下來,我們會引用學者以經濟學投資模型的角度,專門寫一篇婚姻的刻板態度、相處時間、滿意度三者之間的連動關係。
引用文獻:
Abreu-Afonso, J., Ramos, M. M., Queiroz-Garcia, I., & Leal, I. (2022). How couple’s relationship lasts over time? A model for marital satisfaction. Psychological reports, 125(3), 1601-1627.
Lavner, J. A., Karney, B. R., & Bradbury, T. N. (2013). Newlyweds’ optimistic forecasts of their marriage: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7(4), 531.
Neff, L. A., & Geers, A. L. (2013). Optimistic expectations in early marriage: A resource or vulnerability for adaptive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5(1),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