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的睡前的行為

文:吳俊漢醫師

這篇文章已經先在FB登過,但覺得對民眾來說,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健康意識,所以特別轉載過來給民眾看一下

好的睡眠是健康很重要的一環,不光是睡眠品質好壞的主觀困擾而已,不好的睡眠還會連帶引起新陳代謝、肥胖等風險,應該要好好正視。

失眠是精神科門診最常處理的問題,而鎮靜安眠藥的藥理及臨床使是精神科醫師從住院醫師一開始在急性病房訓練就每天在面對的,但是臨床上,有多少醫師在提醒患者:

(1)安眠藥是會上癮的,有幾種成癮風險是很大,有幾種更多次被懷疑跟長者的認知退化、跌倒有強烈關聯,台灣民眾服用鎮靜安眠藥的藥量/每人次,在世界上是很前面的,這不是一個健康的醫療生態應有的現象

(2)安眠藥的藥效可能會隨時間衰減出現耐受性,剛開始時吃還很有效,後來慢慢越來越沒效果,這時候有的醫師會選擇繼續沒限制地加藥,這無異是火上澆油的行為

(3)所有安眠藥的藥物彷單都有建議短期服用,這不僅是意味(1)(2)兩點是真的,也意味吃一陣子之後,最起碼停在原來的藥量 (慢性失眠者)、更好是逐步減量 (急性失眠者)

(4)除了真正焦慮難當,白天吃鎮靜劑,晚上吃安眠藥勉強說得過去,一般失眠患者這樣吃是非常不合宜的,(1)(2)的問題風險會大大提高,關於鎮靜劑的浮濫使用,可以參考Netflix紀錄片《 請服藥:贊安諾 》

有在我們診所就醫的患者應該都知道,在初診時我會花非常多時間去講NG的睡前的行為、說明對安眠藥物的合理期待、在幾次複診過後會講怎麼間斷式的減少藥物,而從其他醫療院所路過/轉來這邊看的,一定也會發現我對鎮靜安眠藥給得很摳,我不會讓您點餐,甚至會讓您減一點點。其實這真的是每個精神科醫師有能力做到的事,只是看醫者的信念而已。而我的信念是:看病、吃藥已經很不得已、身體還是您個人的,即便沒有健康促進行為,至少要知道NG的睡眠習慣對您沒好處,您不用花一分一毛就可以去調整睡前的習慣,為什麼不試試呢?

參考文獻:

Edinger, J. D., Arnedt, J. T., Bertisch, S. M., Carney, C. E., Harrington, J. J., Lichstein, K. L., … & Martin, J. L. (2021).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in adults: an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17(2), 255-262.

Chung, K. F., Lee, C. T., Yeung, W. F., Chan, M. S., Chung, E. W. Y., & Lin, W. L. (2018). Sleep hygiene education as a treatment of insom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amily practice, 35(4), 365-375.

Scroll to Top